尊敬的主席、各位委员,
我非常高兴有机会参加bet365取款要多久第五次会议。在此请允许我向会议介绍中国履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以下简称气候公约)的有关情况。
气候是环境中最重要、最活跃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如果气候出现重大的变化,将对全球社会经济系统、自然生态系统产生巨大的影响,当然也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因此,中国政府十分重视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
在第二次世界气候大会上,宋健国务委员指出,保护全球气候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需要所有的国家和人民,包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和密切的国际合作,使每一个国家和人民都能根据各自的能力自觉地为此做出积极的贡献。本着这一认识,中国签署了气候公约,并信守诺言,认真负责地按气候公约规定的义务开展履约工作,为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做出积极的努力。同时与其它发展中国家一起,为气候公约的全面实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以气候公约为指导,支持并推进气候公约的进程气候公约是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领域里一个十分重要的国际性公约,其最终目标是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以确保粮食生产免受威胁并使经济能够可持续发展。
为推动气候公约的进程,中国和其它发展中国家一起,在去年柏林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和今年日内瓦第二次缔约方会议上,为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在气候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上讨论“加强公约义务问题”时,印度、巴西和中国等发展中国家遵照公约中关于“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的原则提出了一份立场文件,同意开始“议定书或其他法律文书”的谈判进程,以明确发达国家2000年以后进一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同时强调不能给发展中国家增加任何新的义务,从而比较好地体现了公约中有关“发达国家应率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中国家在全球排放中所占的份额将会增加,以满足其社会和发展需要”的精神。同样,在气候公约第一次缔约方会议上讨论“联合履约”问题时,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促使会议达成了下列协议:先建立一个“共同执行活动”的试验阶段以积累经验,发展中国家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参与。为保证发达国家缔约方在公约下所承担义务不变,试验阶段的项目发达国家不计入温室气体减排的“抵消额”。
为增强发展中国家对付气候变化的能力,中国按照公约第四条第五款有关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环境无害技术的规定,提出了关于技术转让的决定草案,得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普遍响应和多数发达国家缔约方的支持,促使会议通过了此决定。该决定要求公约秘书处编制发达国家可向发展中国家转让的技术清单,提交每年的缔约方会议审议。在第二次缔约方会议上,中国再次提出决定草案,要求公约附属机构报告并评价发达国家进行技术转让的情况,并要求发达国家在其“履约信息通报”中列入为技术转让采取的措施。该草案也获得会议通过。
气候公约规定各缔约方应提供履约信息通报,内容包括温室气体源和汇清单、采取或设想的履约步骤的一般性描述以及与实现公约目标有关的其它信息。按公约规定,附件一国家应在公约生效后6个月提交,非附件一国家应在公约对其生效后或者按照公约第四条第三款获得资金后三年内提供。在第一次缔约方会议决定制定“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编写指南”后,中国与印度、巴西和马来西亚等发展中国家一起,积极开展了准备“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编写指南”的工作,经过一年的努力,提出了适合发展中国家实际情况的简化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为第二次缔约方会议顺利通过“非附件一国家信息通报编写指南”做出建设性的贡献。
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强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工作 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是中国当前首要和压倒一切的优先任务。然而中国在发展经济时,十分注意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已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今后长期发展的两大战略之一,同时把进一步加强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作为今后中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点任务之一,现正着手从多方面做出努力。
(1)贯彻《中国21世纪议程》,制定部门行动计划,加大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的力度
为实施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制订了《中国21世纪议程》,就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能源生产和消费、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等一系列有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紧迫问题制定了对策。其中“可持续的能源生产和消费”提出了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改善能源结构和布局,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开发石油、天然气,适当发展核电,因地制宜地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等。无疑,《中国21世纪议程》中诸多对策的实施将大大促进中国为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做出更多的贡献。
为了具体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今年中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批准的《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在制定中长期经济发展规划时把控制人口、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放到重要的地位。目前国务院有关部委正相继制定部门行动计划。《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等已经公布,《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等正在制定之中。
《中国环境保护21世纪议程》依据中国关于环境与发展的十大对策和《中国21世纪议程》的精神,将“减缓自然生态恶化趋势,实现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作为21世纪的努力目标之一。这将有助于减缓或避免因自然生态恶化而导致的气候条件恶化。
《中国21世纪议程林业行动计划》根据《中国21世纪议程》并结合中国的林情,就森林资源培育、保护和管理,生态屏障的构建与保护,防治荒漠化等问题提出了对策,以实现森林资源质量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基本改善。这将增强森林对温室气体的吸收,从而维护和加强温室气体的汇和库。气候从环境和资源两个方面对社会经济、自然生态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为此《中国21世纪议程》“保护大气层”、“可持续能源生产和消费”等章节中,提出了加强气候监测和预报,评价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及洪涝灾害的影响,加强温室气体增加对全球和区域气候影响的研究,加强太阳能、风能评估和区划等要求。按照这一要求,《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对策。由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涉及面广,气候公约履约工作需要各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中国21世纪议程气象行动计划》也就为做好气候公约履约的协调工作做出了安排,主要内容是在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领导下,充分发挥协调小组各工作组、各成员单位的积极性,加强工作组之间的协调。
(2)加强气候与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为气候公约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对气候变化及其影响的科学评价是气候公约履约行动的依据。然而由于气候系统是一个由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和生物圈组成的复杂系统,目前的气候模式尚不能很好地描述气候系统内部的各种物理、化学过程(如自然界碳循环过程等)以及各圈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如云—辐射反馈机制、气溶胶的辐射性能等),因而不能明确地区分自然气候变率与人类活动的影响、不能准确地预测未来的气候变化趋势。因此,气候公约中专门列入了“研究和系统观测”的条款,希望通过加强研究和观测,增加对气候系统的了解,提高气候模式和模拟的精确度,减少气候变化及其影响评价中的不确定性。 中国非常重视气候和气候变化研究工作。“八五”期间组织开展了“气候动力学和气候预测理论的研究”,“中国未来(20—50年)生态环境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以及“短期气候预测理论和预测方法研究”等重要研究项目。“九五”期间中国将继续大力开展有关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工作。其中,“中国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的研究”将在对中国气候异常规律及预测信号研究的基础上,研制并建立短期气候监测、预测系统和气候系统异常对国民经济影响的评估系统。同时,为该系统提供硬件设施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系统工程建设”也将在“九五”期间进行。拓展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的研究广度和深度,不仅会提高中国对短期气候的监测预测和影响评价水平,而且也将为国际上全面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做出积极的贡献。
“八五”期间,中国还积极组织开展了“全球气候变化对应战略研究”等一系列关于气候变化影响与对策的研究。研究时注意按照一分为二的观点,从不利和有利两个方面分析气候变化的影响,并相应提出趋利避害的对策,为将来根据变化后的气候资源及时调整开发利用方向,如改变农业布局和种植结构等,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基础。
(3)加强气候和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增加对全球气候系统的了解
积极开展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的筹建活动。如前所述,气候系统是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冰雪圈等五部分组成的复杂系统。但世界上现有的各种观测系统,如世界天气监视网、全球大气监测网、全球海洋观测系统、全球环境监测系统等都是为了观测气候系统中某个圈的某些特定现象而设计的,缺少系统性,难以满足对全球气候及其变化进行监测、诊断、预测的实际需求。为此,有关国际组织制定了“全球气候观测系统计划”,加强现有的大气探测、海洋观测、环境监测、水文监测和陆地生态监测等系统之间的联系、协调和一体化,以便对整个气候系统进行综合的监测。对这一具有极大挑战性的国际计划,中国给予了积极支持。中国不仅派出专家积极参与“全球气候观测系统计划”科学技术联合委员会的活动,而且积极酝酿成立全球气候观测系统中国委员会。在过去一年里,起草并反复磋商建立这一跨部委委员会的筹建方案,有力地推动这一工作的进程。与此同时,为加强对气候变化的监测、检测,增进对气候系统的了解,中国正着手组织“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中国GEWEX计划—淮河试验”。这些针对气候系统重点部分、重要物理化学过程进行的科学考察和试验,必将为减少气候和气候变化问题尚存的不确定性、增进对全球气候系统的了解和区域气候变化规律的认识做出新的贡献。
尊敬的主席、各位委员,
实现气候公约目标,需要国际社会进行协调一致的合作。中国将继续加强有关气候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积极与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开展广泛的多边和双边合作与交流,不断推动保护环境和全球气候工作向前发展,为实现气候公约的最终目标做出新的努力。
实现气候公约目标,更需要各国依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的能力采取切实的行动。1996年5月10日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先生在肯尼亚会见联合国环境署执行主任多德斯维尔女士时指出,中国的环境问题解决好了,也将是对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重大贡献。我们将一如既往,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承担与中国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国际责任和义务,采取各种切实而有效的措施,努力做好气候公约的有关履约工作。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