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中国的开放政策带来了快速的经济增长,并力争90年代实现国民收入的倍增。然而,为高速经济增长相伴随的是广泛而严重的城乡环境退化和空气、水、土地的污染。
要想实现可持续的发展,防止污染和遏制环境退化是必要的,如果目前的趋势继续下去的话,经济增长将逐渐减速。除了环境退化之外,全球变化也成为中国面临的重要问题。如果我们只考虑经济增长,而不在改善生产模式、社会结构和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做出努力,那么自然资源将严重枯竭,全球变化进一步加剧,一些国家和地区将陷入生存困境。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培训工作的改进将在帮助中国的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为了寻找实现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成立了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并组成若干工作组开展工作,本报告是第三工作组提供的关于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培训方面的第一份报告。
本工作组于1993年3月2日至4日在北京召开了首次会议,研究了中方专家提出的三份背景报告,经过讨论,形成本报告。工作组成员及背景报告作为本报告的附件。会议讨论的焦点是中国必须在伴随环境退化的条件下发展经济,不仅保证本国人民生活幸福,还要为解决全球问题作出努力。为了达到预期目标,中国应该从工业化国家的发展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开发有利于持续发展的新技术道路。 本报告提供了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概况,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环境教育的评价以及本工作组的初步建议;同时也提出了工作组未来行动的建议。
2.中国环境与发展的概况
中国已经进入一个经济高速增长阶段。90年代,中国经济将以超过6%的年增长率发展,这将对生态环境形成越来越大的压力。尽管中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把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但中国的持续发展仍将面临来自人口增长、资源枯竭和环境退化的严峻挑战。
2.1 中国人口继续膨胀 中国人口50年代进入快速增长时期以来,中国人口已从1949年的5.4亿增长到1992年的11.7亿,平均年自然增长率1.8%。据预测,2030年,中国总人口将超过15亿,劳动年龄人口和老年人口分别达到10亿和3亿。快速人口增长带来的长期就业压力、人口老化和高额教育成本不仅成为国民经济的沉重负担,而且也对生态系统形成威胁。 2.2 中国人均资源不断下降,生态破坏日趋严重
人口与资源的矛盾一直是中国社会的一个主要矛盾。一方面,随着人口的增长,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不断下降,目前主要资源(耕地、淡水、铁矿和能源)的人均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2至1/3;另一方面,由于经济规模的扩大,收入的增加以及不合理使用资源,在资源消费量迅速增加的同时,生态系统受到很大破坏,造成水土流失、沙漠化、森林砍伐和草原退化的加剧。
2.3 环境污染迅速蔓延
中国的生态环境正承受着历史上最大的人口和不断扩张的活动压力,工业化以及落后的生产技术带来大量的污染物。1990年,全国废气排放量为8.5万亿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495万吨;全国废水排放量354亿吨,94个流经城市的河流段中,64个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达5.8亿吨,总积累量64.8亿吨。此外,随着乡镇工业的迅速崛起,工业污染正从城市扩展到农村。环境污染正在成为中国最严重的一个问题。
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限制因素。因此,加强环境保护工作非常必要,特别是环境科研、技术开发和培训工作。由于资金和人才的短缺,中国在环境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和优先领域中开展活动面临困难。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教育的评价
3.1 环境科学研究
3.1.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的现状中国环境科学研究工作起步较晚,70年代初才刚刚创立。最先开展的是污染源调查,并逐步进行工业污染治理技术的研究。经过近20年的努力,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成果。环境保护科研工作,已从工业“三废”单顶治理技术,发展到综合治理;由污染治理扩展到区域性综合防治;由被动的污染物净化转移到清洁技术和污染物资源化研究;由污染防治发展到自然生态保护和环境建设。
中国已经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体系,包括国家级环境科学技术中心;国务院各部委的科研机构;中国科学院及有关高等院校的环境科学研究机构;各省、市、自治区所属的环境科学机构。1990年,全国直接从事环境科学与技术工作的人员约20万。从1978年—1986年,国家投入环保科学研究的科技三项费用共5745.85万元。环境科研投入约占全国科技投入的0.7% 3.1.2 环境科研存在的问题
(1)现行环境科研部门分割,力量分散。中国环境科研体制是分部门的计划管理,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协调机制和信息沟通渠道,制定的科研计划相互联系不足,分工不清,使科研力量不能有效地组织。由于没有总体的长远规划及实施细则,部门利益使课题立项重复,课题承担者得不到优选,从而使研究成果的质量难以保证。
(2)现行环境科研管理政策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相脱节。由于体制和政策方面的原因,目前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环境管理的需要或国家对环境科技的需求有相当距离;在科研经费有限的前提下,却缺乏重点,关键技术突破不多,不能使科研成果迅速为经济建设服务。
(3)环境科研经费不足,科技成果推广不利。由于研究经遇不足,使科研设备落后,无法更新;科研任务不饱和,使研究队伍极不稳定。此外,资金缺乏也是环境科研与技术开发脱节的关键,许多科研成果和技术由于缺少中间试验,无法进入实用阶段,进入推广。所以达不到污染控制的目标。
(4)同样缺少一种制度机制,使好的研究成果通过污染控制产业,转让和转变为实际的开发。
3.2 环境保护产业
3.2.1 环保产业现状
环保产业范围非常广泛,它包括以下经营活动:技术应用、产品制造和销售、自然资源管理、信息服务、污染防治的工程设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中国的环保产业开创于70年代。并在一些领域取得了有意义的进展,但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基础薄弱,产业内的各行业发展也不平衡,其科学技术水平和所取得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与国外先进国家的环保产业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3.2.2 环保产业发展中的问题
为了加快的环保产业的发展,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环境保护产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
(2)环保产业质量不高,性能不稳定,结构布局不合理;
(3)技术水平低,骨干企业少;
(4)环保产品市场混乱,市场需要的产品质量不过关,不需要的产品大量积压,甚至一般普通处理设备不得不从国外进口。
目前,我国环保产业仍存在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这是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
近年来,中国的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在污染控制、生态保护、环境管理方面发展很快。但是,由于强调基础而忽视应用,使研究与生产应用相脱离的问题得不到解决,结果使许多高投入产出比的科技成果的普及和应用不可能实现。污染控制技术的缓慢发展影响到环境保护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3.3 教育与培训
建立一支包括科学家、工程师和管理人员在内的称职的环保专业队伍,是中国实施持续发展政策的根本保证。只有当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环境的重要性并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时,环境保护才能取得成功,因此,加强环境教育是走向持续发展的基础。
3.3.1 中国专门环境人才的培训
中国对专门环境人才的培养是通过以下途径进行的
(1)大学教育
中国目前有79所大学设置了15种环境保护类的专业,其中包括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生态学、环境工程等。全国已有21种环境学科(专业)的107个硕士学位援予单位和14种环境类学科(专业)的38个博士点。近20年来,中国各大学已培养出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环境保护高级科技人才近2万人,他们为中国的环境保护做出了卓有成效的贡献。
(2)专科教育
至今全国已有40余所中专和160所职业高中设置环保专业,这些学校为不同环保部门培养了大量中等科技人才。
(3)在职干部培训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是国家环保局直接领导的一所对环保界在职人员进行培训的专门院校,国家环保局还在同济大学建立了一个培训中心。同时,各省市环保局也组织各种培训班。在职干部培训的原则是:“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在职学习与脱产学习相结合”。
3.3.2 提高公众环境意识
中国提高公众环境意识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介向公众普及环保知识;
(2)开办训练班和讲座(特别对决策者),来加速环保进程;
(3)通过中小学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环境意识。
3.3.3 中国环境教育的问题
(1)环境教育资金不足,环境专门教育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改善。培训计划、教材、学校条件和教师水平也需要改善以满足中国环境保护的需要。
(2)中国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水平仍很低(包括一些决策者)。中小学的环境教育远远不够,有待加强。
(3)农村地区以及妇女的环境意识相当落后,应该进一步提高。
4.结论和建议
4.1 科学研究
4.1.1 如果中国希望使目前的高速经济发展持续下去,就必需提高国民生产总值中研究与发展所占的比例,使得持续利用能源、材料和其它的资源的新型工农业生产工艺(如清洁技术、循环工艺等)的开发成为可能。否则,工农业增长将受短期行为的驱使,重复工业化国家运用不利于环境的技术的错误。中国具有强大的潜在研究力量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因此,利用自己的研究和发展力量以及创新手段是通向持续的工业、农业和资源管理的唯一机会。
4.1.2 如果中国试图独辟蹊径,走向持续的未来,就必须在资金上给予保证。此外,应该制订一个长期的科学研究战略(25年),这个战略与其它计划相比应有充分的优先地位,以确保实施的连续性。这样一个主导计划应由中短期计划组成,并建立由中外方专家组成同行小组进行评价的机制。
4.1.3 为了取得创新技术的发展,必须加强科学研究与各类工业企业的联系。追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完善统一应该通过以下途径:
(1)改革科学研究与发展体制;
(2)增加产业自己的研究;
(3)使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研究内容与产业界区分开。
4.1.4 为了保质保量地扩大中国科研力量,使科学研究成为一个令人激动和负于挑战的职业以及有价值的事业来吸引青年人才是必需的。这应该通过以下方法去实现:
(1)提高科学和科学家在社会中的地位;
(2)改善工资体系、获利机会和其它经济收入;
(3)通过改善实验室、设备、图书馆等,加强科研的支持系统;
(4)鼓励海外留学生回国。
4.1.5 现代科学研究有一个很显著特点就是进行广泛的国际交流。利用现代通讯手段,科学家们通过同行间交换意见和信息,在世界范围内共享成果,并经过共同努力获得令人印象深刻的成果。同时,一系列世界性问题,如全球变化领域,只能通过国际合作得到解决,每个国家各尽所能。为了促进中国科学研究的国际交流,我们建议:
(1)增加中国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国外研究机构和企业工作的机会;
(2)增加外国专家和学生来中国工作的机会;
(3)进一步加强中国参与国际全球变化研究计划,如世界气候研究计划和全球地圈、生物圈研究计划。
4.2 技术开发 尽管下列建议被分别提出,如果要取得整体效果,这些建议还必须通过平行的或系列的行动予以统一。 4.2.1 加强在部门政策中进行综合环境考虑的制度机制。
4.2.2 给出城市大气、水污染控制以及农村区域水土流失和污染控制技术的优先发展或推广顺序。特别应强调煤利用的清洁技术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后序行动。
4.2.3 中国应把科研力量和资金集中使用在尚没有满意解决方法的急迫问题上。
4.2.4 应通过有利的许可证协议获得那些中国没有的低成本的适用的污染控制设备,使之适应本国的需要。
4.2.5 中国应抓住机会,通过发展和推广优先的清洁工艺技术,取得技术上的跃进。这样既可以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减少到最低程度,又可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相应增加生产率和降低成本。
4.2.6 一般来讲,只有当合适的清洁技术不存在或是推广可行性太低的时候,工业污染的终端控制方法才被采用。
4.2.7 应特别注意小型企业或乡镇企业对有效的、低成本的污染防治技术的要求。
4.2.8 上述建议应通过一些协调方法予以配合:
(1)通过适当的排污收费和实施环境质量标准的法规来提高污染控制的刺激性;
(2)提高研究和技术开发的结合程度;
(3)改进污染控制设备的性能标准和质量控制程度;
(4)考察促进最佳技术手段的方法;
(5)建立适用技术的推广中心。
4.2.9 通过关键技术的转让与推广,增加污染控制产业的投资。
4.2.10 研究其他国家在污染控制产业和清洁技术方面的发展经验。
4.3 培训和教育
4.3.1 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动力,环境教育是走向持续发展的基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控制环境污染的观念应成为每个中国公民生活和工作行为规范的一部分。这需要一个贯穿正规教育系统、工厂和全社会的全国性教育运动。 中国可以考虑采用这样一个全国教育运动,向它的学生和公民说明环境持续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拥有清洁和良好的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权利和责任。
4.3.2 环境教育应注意理论概念和它们的实际应用,应该强调环境质量,人体健康、经济效率和生产率的联系,而环境质量的社会经济效益是各级环境教育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
4.3.3 环境教育(或持续发展学习)应该是中小学生及大学生教育中的必修课。这将需要额外的和持续的资金来更新课程和教材。
4.3.4 在中国,培训者和教师的再教育是使环境教育充满活力的首要步骤。应通过高质量的教育、充足的薪金和工作条件,吸收最优秀的人才做教师。
4.3.5 课程的内容应特别注意:
(1)课程要不断补充最新的科学发现;
(2)交叉学科课程应重在考察环境质量与环境经济、法律、管理和健康的联系上。
4.3.6 建议对正在各级培训的环境专业技术人员数量与未来10年国家需要之间的关系进行评价,作为教育政策计划的重要投入。
4.3.7 为了使中国适应国际的先进经验以满足本国需要,建议更多地进行学生、教师、环境管理的国际交换,进一步支持中国学生参加国际环境科学计划,例如全球变化研究等。
4.3.8 建议专家、管理者和地方官员进行短期或交叉培训,因为他们今天的决策将影响明天的环境质量。这种培训的对象是在金融、规划、农业、工业和交通等政府部门的行政人员,中小企业和大工业的经理以及市长。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4.3.9 长期来看,信息支持网络和决策工具能被开发出来用以帮助市长和企业的厂长在他们的计划的决策中考虑环境问题,并在大范围内相互交流经验。这将依赖于交互式的信息网络和数据库的完善。
4.3.10 特别应注意妇女在环境教育和环境健康中的角色,全国妇联和各基层妇女组织的积极因素应该被利用。
4.3.11 对所有农村人口进行环境教育是一个很重要的目标。因此,广泛运用大众传媒和普及教育将是关键的。学生、工人、农民以及基层组织和农村学校通过当地的“绿色运动”都可以积极参与到持续发展中去,通过科学设计的环境观测系统发现环境问题。同样,其它国家的经验也是重要的。
5.工作组未来行动建议 提请委员会考虑的建议:
(1)评价其它国家发展和推进清洁技术的经验;
(2)考察全球变化对中国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培训的影响;
(3)为改善自然资源管理的研究与技术发展。
附件:工作组成员
中方组长 孙鸿烈 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主任,学部委员
中方成员 钱易 清华大学环境工程系,教授
中方成员 刘鸿亮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教授
中方成员 符淙斌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
中方成员 王毅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联络员 赵永仁 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副研究员
联络员 陆亚洲 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局,副研究员
外方组长 横山长之 日本国家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博士
外方成员 J.拉里维尔 荷兰基础水力环境研究所,博士
外方成员 D.诺斯 英国Regent's 学院海外发展研究所,博士
外方成员 A.怀特 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博士
外方助理 清木克男 日本地球产业文化研究所,专务理事
外方助理 石田靖彦 日本地球产业文化研究所,次长
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培训工作组中方组长:孙鸿烈 外方组长:横山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