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发言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大型活动 > 年会 > 1992 > 会议发言

中国的环境状况--曲格平局长的讲话

发布时间:1992-03-22作者:国家环境保护局局长 曲格平来源:国合会

  一、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

  改革开放,促进了中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由于国家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10年来,按可比价格计算,中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6%,而环境质量状况维持在比较平稳的状态,没有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而急剧恶化,万元工业产值的工业废水排放量、固体废物产生量有所下降,1990年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比1985年提高9%,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增加3%,工业废气净化率也有所提高。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初见成效。一些重点城市在煤炭消耗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大气中的降尘量却明显减少,总悬浮微粒没有增加或略有降低。部分城市水域环境有所改善,主要江河水系干流和主要海域的水质基本保持良好状态。平原绿化和沿海绿化建设进展较快,特别是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的“三北”防护林工程体系,到1991年已完成人工造林940多万公顷,成为中国的一条“绿色万里长城”。10年来,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3830万公顷,居世界前列。森林覆盖率已由40年代末的8.6%提高到13.4%。到目前,中国已建成各种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600多个,总面积4000多万公顷,有效地保护了一些珍稀濒危物种。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已建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生态农业试点2000多个,广泛地进行了生态农业的实践,为提高土地生产力、探索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一些经验。中国在发展进程中把保护环境作为一项基本国策,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际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战略方针;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长远规划;制定并实行了强化环境管理、预防为主和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的三大环境保护政策;适时颁布、实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从中央到省、市、县形成了环境保护机构管理网络,各级政府环境保护人员达65500多人,由于依法加强环境监督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资金的不足。在环境保护科学研究和环境监测方面也形成了体系,全国省市环保系统的环境科研所有148个,省、市、县环境监测站有2039个;积极开展国际间环境保护合作与交流,逐步形成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环境保护道路。

  二、中国的环境问题

  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尽管中国在环境保护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问题还很多,形势严峻。中国希望就这些问题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进行广泛的国际合作,寻求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途径,为保护环境做出努力。

  1.自然生态环境仍呈恶化趋势

  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口还在以每年平均1600万左右的速度增长,给中国的环境与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耕地面积递减,草原退化,这些都对中国农业的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突出的问题是森林资源短缺,森林覆盖率只有13%。珍稀濒危动植物的生境逐渐缩小,生物种群数量也不断减少。中国的水资源总量很大,但分布极不平衡,有不少地区水资源短缺,出现了水危机。农田得不到充足的灌溉,农业发展受到制约。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近300个城市缺水,其中严重缺水的有50个,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影响。

  2.污染治理任务艰巨

  中国大中城市的大气质量差,经常达不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标准,这主要来自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污染。中国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的排放。据统计,1991年全国废水排放量达3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为249亿吨,又有80%左右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工业固体废物和城市生活垃圾排放量日益增多,处理利用率很低,累计堆存量达67.5亿吨,占地5.6万公顷,其中还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许多城市噪声污染也相当严重。

  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根据专家估算,每年因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和农药等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约为950亿元人民币,这对经济发展必然会带来影响。关于环境污染损失,我们有一个初步的分析,附在文后。

  为了防治环境污染,中国在“七五”期间用于环境保护投资大体保持在占国民生产总值的0.7%左右。应该说,中国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相当低的情况下,拿出这么多钱来防治环境污染是尽了很大努力的。但这样的投资比例,远远不能满足防治污染的需要,加之中国的工业化起点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制约,技术改造的难度大、污染治理欠账多等因素,中国仍承担着艰巨的污染治理任务。 3.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难以改变

  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能源消费总量居世界前列。但是,中国人均能源消费量还很低,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到本世纪末,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中国的能源短缺可能面临的挑战更大。中国水源资源十分丰富,但由于资金所限,在很长时期内还不能有很大的发展。即使中国推行节约能源及其他有利于解决大气污染的能源政策,采取降低煤炭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等一系列措施,但是,在现阶段,资金不足,缺乏先进适用新技术,难于有效控制大气污染的继续发展。

  4.价格不合理导致资源浪费

  认为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传统观念还根深蒂固。因此,对原材料,如煤、天然气、水资源定价过低,导致了资源、能源利用率过低和严重浪费。同时,中国现行的经济核算制度忽略了资源基础价值,是极不合理的。现在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打算进行改革,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资源核算制度,理顺资源价格,将资源核算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求合理地开发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5.科学技术有待加强

  中国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一方面由于工业技术总体水平较落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老企业技术改造任务相当繁重;另一方面,污染治理、环境净化技术也很薄弱,一些适用的污染治理和保护环境的技术还未攻破或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对于全平球环境问题也有待开展全面、深入的研究。因此,中国希望在加强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人员培训,特别是在污染治理、控制酸雨、气候变化、有害废弃物处理、污染监测、环境管理、环保产业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三、中国2000年环境保护规划目标和措施

  今后八年,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的双重任务。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2000年环境保护规划目标是:环境污染基本得到控制,重点城市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生态恶化的趋势有所减缓,逐步使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协调,为实现中国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城市环境清洁、优美、安静的远景目标打下基础。这个目标是不高的,与人民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但是要完成这个目标,仅在污染控制方面也还要付出2000亿元左右的资金,再提高目标要求,经济上很难承受。实现2000年环境保护规划目标,除继续坚持和完善已经执行的综合性对策、加强各项环境管理之外,还要制定与推行有利于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一系列配套的技术经济政策,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

  ——工业方面,制定和实施正确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结构调整,严格限制和禁止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污染严重企业的发展,减少环境污染和破坏。选择适合中国国情的适用技术,依靠科技进步,经济而有效地控制工业污染问题;根据资源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的原则,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合理布局工业生产力;工业污染防治由分散向集中控制转化,走社会化控制污染的道路。

  ——农业方面,大力加强植树造林,切实加强土地管理,加强农业区域的综合开发,开展生态农业工程建设,保护土地资源;合理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促进乡镇企业与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社会方面,要继续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全民的环境意识。

  ——城乡建设方面,改造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继续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按照城市规划和生态要求努力推进城市建设和村镇建设,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

  ——能源方面,要继续加强能源管理,贯彻开发与节约并重的方针;实现资源价格合理化;推进节能技术改造;改善能源结构和布局;依靠技术进步,提高能源生产和利用率;发展清洁能源。

  ——资源方面,加强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和管理;改革现行的自然资源价格体系;进行资源核算,并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鼓励对自然资源再生产和经济投入,逐步建立资源更新的经济补偿机制,保证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加强对物种资源的保护和管理,维护生物多样性,加速建设自然保护区。

  ——技术措施方面,大力开展环境保护科学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为保护环境提供技术支持。

  ——保持适当的环境保护投资规模,增加投资比例,为保护环境提供资金保证。

  ——进一步加强环境管理,不断完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和法律法规,建设环境监督管理队伍,提高管理水平。

  对于中国来说,今后十年将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时期,也是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关键时期,如何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寻找环境与经济的同步、协调、持续发展,将直接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实现。

  附件 中国环境污染损失的初步分析

  研究并正确地评价环境污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对正确判断污染程度,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环境污染带来的不利影响

  由于历史上很长时间里对环境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中国环境污染欠帐很多,尽管进行了巨大的努力,目前环境污染仍然十分严重。由于水体污染,一些城市和地区,居民及工业用水的紧张状况更加剧烈,并对饮用水源造成威胁;由于大气污染,部分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下降,一些地区形成酸雨,对农业和林业造成损失;由于固体废物污染,占用的土地面积越来越大,造成局部地区土壤质量退化,并形成对水体和大气的二次污染。水体、大气和固体废物的污染,还对人体健康带来影响。很多研究表明,环境污染已成为肺癌、呼吸首疾病等发病率增长的重要原因。

  2.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中国一些专家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开发了一些计算环境污染经济损失的方法,并对全国的环境污染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按人民币计算每年由于水体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400亿元左右,大气污染造成损失300亿元左右,固体废物和农药等的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250亿元左右,三项合计950亿元左右,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6.75%。这些损失主要表现在;人体健康的损失,约占32%,农、林、牧、渔业的损失,约占32%;工业材料和建筑物的损失,约占30%;其他,约占6%。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资料报道,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环境污染引起的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中国目前的环境污染明显重于发达国家。

  3.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有可能进一步扩大

  目前,中国的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总的估计是:局部有所改善,总体还在恶化,前景令人担扰。1986年至1990年五年期间,是中国环境保护工作最有成效的五年。通过各级政府和各方面的努力,在经济较高速度增长的前提下,污染急剧加重的趋势得到扼制。1990年与1985年相比,废水排放量增长8%,其中石油类污染物增长6.6%;排入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增长14.7%;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增加25.2%。今后十年,根据国家的环境规划,在采取某些必要的环保措施后,中国的废水排放量、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害固体废物的排放量还会增加。即到本世纪末,环境污染还不能得到控制,与此同时,中国的国民经济将有较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环境资源的机会成本将会明显提高,环境污染造成经济损失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即使保持在6.75%的比例不变,“八五”期间,每年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也将达1350亿元,五年合计高达6750亿元。如此庞大的经济损失不仅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而且也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4.为避免环境污染损失所做的努力

  中国政府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把保护环境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项基本国策。由于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和措施,在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产值大幅度上升的情况下,环境污染没有相应的发展,这实际上已经是成功地避免了巨大的环境污染损失。特别是在经济实力不强、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国家仍然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保护事业。“七五”期间,全国环境保护投资数量累计达477亿元,比“六五”期间170亿元增加了180%,约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0.7%。据国内外的研究成果表明,单位数量的环境保护投资所避免的经济损失可达投资的数倍,至少也不低于投资数量本身。按照这样的比例计算,“七五”期间投入的环境保护资金已使由于环境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减少几百亿元至几千亿元。这不但是环境保护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而且也是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贡献。

  5.加强国际合作,减少环境污染损失

  目前,中国已经制定了环境保护的“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确定了环境保护的目标、任务和措施。为实现“八五”和本世纪末的环境目标,减少污染的损失,我们准备增加投入。但是,中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实力不强,科技比较落后,财政十分紧张,在相当长时期内不可能拿出很多钱来用于保护和改善环境。为此,一方面我们的环境目标不能定得过高;另一方面希望通过国际合作,利用外资来加速中国污染治理的步伐,以尽可能地减少污染带来的经济损失。这方面中国得到国际社会,特别是世界银行的支持,已经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环境项目,对改善部分城市环境质量,减少污染损失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希望今后十年能进一步扩大这种合作。中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做好了,也是对世界环境保护事业的贡献。


电子邮件:li.gongtao@mepfeco.org.cn

版权所有:bet365取款要多久秘书处

地址:中国北京西城区后英房胡同5号 邮编:100035

京ICP备05050920号